广聚天下英才 逐梦创业天府
近日,主要研究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技术的天府永兴实验室揭牌——这是继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后,天府实验室体系的又一新成员。
治蜀兴川,创新驱动。天府实验室加快建设是一个缩影。
今年6月,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是我省首次以省委全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的驱动。近年来,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才工作实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天下英才汇聚四川、逐梦天府。
截至2020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970余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48万人,各类科技研发人员29万人,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汇聚起磅礴动力。
党管人才,构筑人才事业“四梁八柱”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省委、省政府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更高效的工作格局、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更优厚的人才政策、更坚实的人才工程、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更贴心的服务保障,构筑起人才事业的“四梁八柱”。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省委系统谋划人才发展战略,为人才工作举旗定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重大人才问题、多次出席重大人才活动、带头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紧扣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科创10条”、支持两院院士在川创新创业十条措施等高含金量人才新政,打造创新人才“强磁场”;以“天府英才工程”为统揽,通过“天府峨眉计划”和“天府青城计划”培养引进约2800名高层次人才和12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
——紧扣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签署川渝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实施“天府英才卡”A卡和“重庆英才服务卡”A卡服务互认、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联合明确川渝职称互认,联合开展政策推介、项目洽谈、人才招引、专家帮扶等活动。
——紧扣服务“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出台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10条措施”,推动五大经济区内部全覆盖签署干部人才协同发展协议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人才工作先行区建设,遴选30个县(市、区)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示范引领各地人才工作提档升级;推动建设“创新共同体”,构建“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其他市(州)”等人才资源共享新模式。
——紧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行岗编适度分离、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特设岗位等特殊支持政策,为基层事业单位补充优秀人才10万余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从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5个方面实施34个重点人才项目。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才总量持续增长,高层次人才质量不断提升,基层一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人才强省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改革创新,为人才发展“放权、松绑”
轨道交通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体系,是西南交通大学李群湛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借助学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该团队部分专利已实现工程化应用。
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启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从“纯国有”变为“国家和教授混合所有”的改革,被誉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实践”。
此项改革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以来,四川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700余项,作价入股创办高科技企业10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70亿元。“过去我们把成果写成文章,现在成果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研团队创新活力更足了。”教授专家们感慨。
这是我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缩影。近年来,我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放权、松绑”为重点,着力破除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向用人单位放权。先后出台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10条政策”;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等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将涉及高校职称系列评审权限全部下放给高校……今年,“天府峨眉计划”和“天府青城计划”新增前置改革项目,给予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用人单位人才计划配额,建立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型号总师直接认定机制。
为人才松绑。出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政策”,建立科技研发风险资金池,制定针对不同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尽职免责清单,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更多人才“放手一搏”。
优化评价机制。“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体系被打破,越来越多优秀青年科学家担起重任——2016年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后,青年教师章津铭仅用3年就被授予教授职称;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研究员夏娟,25岁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博导……
不仅是科技人才,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明确,高技能人才也可参加职称评审,实现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
科学灵活的体制机制之下,“人才红利”不断释放。“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25.49万件、授权量5.9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41件。
筑巢引凤,建设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各类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是其中之一。
清华大学是四川省校战略合作的第一位“好友”,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从最初3个人到如今拥有各类人才300余名,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四川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放合作引才聚才,多措并举育才储才,着力建设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筑巢引凤,不断拓展引才聚智平台。我省先后与2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建成一大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聚八方英才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引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离不开“硬核”人才政策。
今年2月,教育厅联合财政厅出台文件,重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原则上按每人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标准对相应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近日,我省再出奖励办法,明确在川单位每培养或新增全职引进一名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将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
“硬核”政策释放引才育才强劲动能。今年,在川单位新增两院院士6名,两院院士总数达65名;1月至8月,全省高校共引进培养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67人,远超去年同期。
构建梯次人才招引体系。近年来,我省分别聚焦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名校毕业生,打造“两院院士四川行”“海科会”“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知名高校四川人才活动周”等招才引智平台。“十三五”期间,先后引进4100多名高端人才、2.3万余名外国人才来川工作,促成一批海内外青年学者和名校毕业生选择四川、扎根四川。去年以来,来川参加项目交流合作的两院院士达300多人。
赋能发展,让人才更好服务治蜀兴川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紧急关头,成都医学城内,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团队研制的能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通过审批,随后投产。
“应急突破”源自深厚的技术积淀,也源于我省首批院士(专家)产业园之一——成都医学城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能力和实力。在四川,类似的院士(专家)产业园有20个,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全的产业链支撑、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人才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近年来,我省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以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更好地服务治蜀兴川事业发展。
支持干事创业。我省正加快建设跨高校院所的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明确省级财政安排8亿元对在川实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支持;推出“天府科创贷”,院士科技创新股权投资等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为人才提供金融支持;创新“天府科技云服务”,对接人才智力和科技服务需求,已累计完成交易订单6万单;通过“四川省人才之家”常态化举办沙龙论坛、项目路演、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培训等,直接服务专家人才3万人次。
强化服务保障。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举办爱国奋斗研修、国情省情研修和专家基层行等活动,加强人才团结引领服务。推行“天府英才卡”,将全省高层次人才纳入服务范围,建立高端人才公共服务跟随机制。其中,省级A卡协调114家单位集成提供政务、安居、医疗、交通等7类16项具体服务。创新推出“天府英才卡·院士卡”,提供10个方面20项具体服务。目前,已为持卡专家按需提供各类服务15万次以上。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有了人才支撑,治蜀兴川硕果累累。以科技创新成果为例,“十三五”期间,全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5项,在重型燃机、核电装备、高端无人机等领域跻身世界一流,攻克了世界首座公铁平层合建大跨度斜拉桥等“超级工程”关键技术。
四川的发展呼唤人才,发展的四川吸引人才。迈步新征程,四川将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记者 任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