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实施入境旅游“125”跃升计划
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办公室近日印发《浙江省入境旅游“125”跃升计划》,旨在打造“Chinatravel”浙江样板。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30年实现入境游客数量翻倍的目标。为此,浙江省将加大入境旅游推广力度,持续办好“良渚论坛”,精准开展主题推介活动,计划2025年完成50场重大活动。同时,依托海外推广中心,在日韩、东南亚、港澳等重点入境游国家和地区举办多场推介活动,提升“诗画浙江”国际知名度。
“1”套清单统筹
全面落实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针对4块工作项目、14个工作目标和49项工作任务,制定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确保落实落细、务求实效。
“2”组方向聚力
1.聚力拓展4+11+X入境客源地
围绕“深耕亚太、力拓欧美、巩固港澳台、引流北上广”4个重点目标,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城市的潜力,全面开发免签国家(地区)与浙江省有直达客运航班的25个国家和37个城市的“X”个重点区域。
以推进“百社万人”优推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100家省内入境旅游骨干旅行社主体作用,联动对接国际大型旅行商,借助华侨、留学生等群体精准触达,一手抓境外游客直接引流,一手抓在华境外游客转化引流,力争入境客流可持续较快增长。
2.聚力打造4+11+X旅游目的地
加快打造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入境旅游4极城市,引导11个设区市推出入境旅游最佳目的地,打造一批入境旅游特色城市、小镇和社区。
基于目的地侧建设思维,集成推进入境旅游的资源侧、供给侧、服务侧、宣传侧、政策侧等全方位创新,打造浙江“Chinatravel”城市试点10个、小镇试点50个、社区试点300个,全面形成入境旅游点面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5”个重点跃升
坚持重点突破、精准出击,强化供给升级、活动牵引、项目集成、体系优化和机制赋能一体筹划,持续推动入境旅游全面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1.推进一批重点产品跃升
围绕用好用足240小时过境免签和乘坐邮轮入境15日免签政策,筛选精炼入境游专项产品和特色供给。加快推进一批入境旅游先行县(市、区)、小城(镇)和社区试点改革,迭代创造符合市场需求、游客追捧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
支持杭州向全球推广“5000年中国看杭州”国际旅游产品。支持义乌、青田等县域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精髓,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小城。指导培育一批具有浙江特色、江南韵味的旅游景区、度假区、街区和乡村,2025年千万级核心景区达到30家左右,争取1家纳入世界级旅游景区或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加快打造省域现象级文化标识,2025年底培育15个入境游客参观体验的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挖潜推出低空经济、大视听、电竞游戏、沉浸式演艺游、休闲体育游、邮轮游艇游等旅游时尚。
2.推进一批重点活动跃升
加大入境旅游推广,持续办好“良渚论坛”,精准开展主题推介活动,2025年全省各级各地完成50场重大活动,提高“诗画浙江”国际知名度。依托海外推广中心在日韩、东南亚、港澳等入境游重点国家和地区举办多场推介活动。
组织参加境内外旅游展会,重点参与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香港国际旅游展、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等。大力引进大型国际赛事、会展和演出活动。支持温州、丽水打好“侨”牌,用好侨企侨资开展主要客源国研究与国际宣传推广。
3.推进一批重点主体跃升
深化与各主要OTA平台战略协作关系,推进旅行企业的集群合作。持续推进“百社万人”优推行动,扶持做大做强100家省内入境旅游骨干旅行社,大力发展入境消费。聚焦首发经济,围绕首店、首秀、首展等模式,大力引进一批落户时尚化、国际范、年轻味的企业。
组织旅行商、媒体等来浙考察洽谈合作,促进浙江旅行商强强联合。持续运营提升Discover Zhejiang省级社交媒体账号,指导推进杭州、宁波等重点城市在Facebook等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建设运营。实施全省外语导游“千人万课”综合提升项目,培育一批作风优、专业优、服务优的外语金牌导游。
4.推进一批重点服务跃升
加快推进“入浙游”智慧大模型建设,打造“浙浙”智能体,利用“入境游”程序优化线上智能讲解、行程定制、咨询投诉、景区入园等服务。争取将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服务热线和政务服务平台融入“入浙游”大模型,24小时提供公告咨询及政策解读等服务。推进入境旅游全链条便利化建设,2025年推行1.0菜单,率先落地入境来浙、通信出行、支付服务、外宾住宿、游线选择、咨询讲解、标识引导、行李运送“八个一”便利化服务。
支持杭州进一步提升“AI Hangzhou轻松游!”入境旅游服务品牌。提升入境游客一站式服务水平。升级调试邮轮旅检大厅现场设施设备,不断拓展邮轮产品线路。开展文旅重点场所公共标识系统规范提升,重点提升外语翻译、布局设置、内容规范、风貌特色。鼓励各地用足用好离境退税政策,积极做好离境退税购物商店的增点扩面。探索“医疗康养+旅行”新模式,有效提升入境游客在浙就医服务便捷性和获得感。
5.推进一批重点机制跃升
鼓励推出和集成入境旅游激励政策。对推动入境旅游成效明显的设区市和县(市、区)纳入重点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展开激励。加快先行先试,支持开展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对纳入试点名单的区县,探索旅行社精准引流奖励、审批服务优化、优先支持申报创建评定等支持政策,赋能推动试点改革,打造入境旅游标准化体系。
指导义乌积极研究外贸商流与入境客流转化利用,探索“文旅+商务”联动发展新机制。建立县域入境旅游第三方综合监测机制。牵头召开2025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推进长三角联合宣传推广、联动促进入境旅游增长。
大力推进10大创新项目
1.入境旅游全链条便利化“一件事”改革项目
聚焦便利化、围绕全过程、盯紧需求侧,推出入境旅游全链条便利化1.0菜单建设,率先落地施行入境来浙“一站办理”、通信出行“一卡通达”、支付服务“一路畅通”、外宾住宿“一碰入住”、游线选择“一键生成”、咨询讲解“一路伴游”、标识引导“一杆提升”、行李运送“一达三通”等“八个一”便利化服务,以入境游客为中心打造入境旅游全链条暖心贴心细心服务。
2.“入境游”一体化智能服务应用项目
开发“入浙游”行业大模型和境外入浙游、国内入浙游、AIGC文旅营销、文旅行业治理等4个专用模型,上线一批服务端、企业端、治理端应用场景,形成“1+4+N”的成果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文旅”的浙江样本。
3.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试点项目
推进入境旅游的资源侧、供给侧、服务侧、宣传侧、政策侧等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到2030年打造浙江“Chinatravel”城市样板10个、小镇样板50个、社区样板300个,全面形成入境旅游点面联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4.国际客运航线巩固拓展项目
借助全球前二十大国际枢纽,构建浙江省国际航线全球网络,2025年新开国际客运航线2条以上,国际客运吞吐量增长3%。
5.文化和旅游交流推广项目
2025年,实施入境旅游“百千万”工程,面向入境游客数量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推出100条精品旅游线路,全省招徕入境游团组超1000个,接待入境游客数超百万。
6.文旅重点场所外语标识系统提升项目
出台《浙江省文旅重点场所外语标识系统译写规范》,让符合规范标准、体现地方特色的外语标识系统成为展示浙江入境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和国际旅游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7.外语导游“千人万课”综合素质提升项目
通过三年时间,完成1000名外语导游1万学时的培训,全面提升浙江省外语导游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批专业优、服务优、作风优的导游队伍,成为入境旅游品质服务的靓丽风景线。
8.入境游客国际医疗服务对接项目
建立全流程无缝衔接、优质高效的入境游客医疗服务规范和体系并逐步在全省推广,改善国际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提升中国医疗在全球的声誉和影响力。
9.入境旅游需求调查分析项目
全面了解掌握入境游客“最差评是什么,最满意是什么,最期待是什么”,为文旅部门精准制定营销策略、扩大海外客源市场、加强目的地建设、提升国际服务便利化水平等提供第一手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10.邮轮航线拓展及配套提升“一件事”改革项目
争取新招引1条邮轮入境旅游线路产品停靠舟山,积极申批邮轮始发港并争取开通出境旅游线路产品,完善邮轮码头基础设施,提升邮轮旅游服务水平,打造舟山特色鲜明的邮轮旅游线路产品体系。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