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浙江怎么干

2024年12月19日 16时12分 

日前,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动员部署会,在浙江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浙江怎么干?12月17日,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介绍浙江总体部署情况。

现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战略目标、实现路径进一步明确。

战略目标,概括起来是“四力”“三最”“三权”。即锚定“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切实增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在具体工作中,浙江设定了“三步走”的目标。

到2027年,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30年,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高能级开放强省。

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能级开放强省,国际市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显著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牢固确立。

从实现路径来看,浙江将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改革和开放、统筹“硬件”和“软件”、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内贸和外贸、统筹开放和安全,突出抓好“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这“三件大事”,全力推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等六方面工作。

现场,省商务厅、省经信厅、省交通运输厅、杭州海关有关负责人对相关工作作了解读。未来一段时间,浙江在开放领域的工作脉络逐渐清晰。

  制度创新加码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是会上提到的六方面工作任务之一,其中专门提到了对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期待——

“以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为引领,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深化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进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争先进位,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

自贸试验区是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承载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要使命。

省商务厅厅长韩杰介绍,在我省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工作中,浙江自贸试验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成果。

一是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将重点以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主要抓手,增强首创式、集成性改革创新能力,推动自贸试验区提升发展。

浙江自贸试验区在“首创”领域已有相当的贡献。如杭州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试点,满足了企业提出的退货需求,这一举措入选2024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二是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制度创新力。将聚焦重点领域,努力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比如,实施跨境服务贸易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探索扩大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和外商投资的空间。

“从这些内容能看出,自贸试验区的确是开放领域制度创新的高地,探索的都是开放领域最前沿的诉求,同时也体现了开放强省与全球共享开放机遇的决心。”省商务研究院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周禄松分析。

此外,积极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全力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的出台与应用。这一领域,也是涉及跨境相关业务的企业急盼。

高能级开放强省要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对口岸和通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杭州海关副关长孙向阳介绍,海关将在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能三个方面发力。

如何优化流程?他举例,今年海关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试验“机坪直提”的监管模式,“货物运过来的过程中,飞机还在天上飞,但是货物的信息数据都已经传给海关了,我们事先把审核、要办的手续都办完。在这样的模式下,无需查验的货物落地后,就可以从停机坪直接提走了。单是通关环节,就能为企业节约3小时时间。”下一步,海关将把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

  物流建设加速

“要想富,先修路。”今日的浙江,面对着高能级的主题,“路”的定义,也更加宽广。

内畅外联的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是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重要支撑。可以说,交通物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起着主动脉的作用。

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邵宏介绍,未来,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将进一步高效联动,更好发挥开放枢纽链接全球的作用。

海港方面,锻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的硬核力量,这也是浙江最大的战略优势。

值得期待的是,未来,浙江的海港将有“3个提升”,目标细致。

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港航基础设施。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超4300万标箱。二是提升“聚合支撑力”——航运服务业。这是提升航运话语权的关键。到2027年,航运服务业的目标总营收规模是突破3600亿元。三是提升“辐射带动力”——比如海铁、江海河等多式联运。到2027年,全省集装箱海铁联运、江海河联运量分别达到250万、400万标箱。

陆港方面,重点是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锚定“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目标,强化国际陆港枢纽政策集成和改革创新。推动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创新经营模式,增加运行线路,争取常态化开行全程时刻表班列,加大“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产业”“班列+商贸”融合力度。加快平台融合发展,争取尽快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空港枢纽国际化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全球化开放程度。

空港方面,围绕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浙江将在四方面发力:提升枢纽能级、拓展航线网络、优化服务品质、集聚产业发展。

目标是到2027年,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通航国家提升到35个,新增11条以上国际全货机航线;到2027年全省航空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分工”很明确。比如,宁波、温州将提升面向特定区域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嘉兴将加快打造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和长三角航空物流中心。

信息港方面,重点是推动“四港”的云平台提能扩面。

邵宏介绍,通过多年努力,云平台已经成为“汇聚公铁水空全类别运输方式,并融合口岸信息”的数字物流平台,用户数达4.7万,覆盖全国各省区,省外用户占80%。

接下来,将围绕打造现代化数字贸易港,继续推动提能升级,丰富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平台开放度、影响力,在持续推动“四港”联动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主体培育加力

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发布中提到的六方面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以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重点,做大培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外贸龙头企业,着力推动贸易与产业联动发展,优化产业国际布局,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更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

省经信厅副厅长娄万总介绍,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加强企业培育。

一是着力构建优质企业梯队。我省计划,明年新培育雄鹰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小升规”企业2500家。

二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将围绕建设创新浙江,制定出台“两创”融合实施意见,推动企业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上下游共同体、开展联合创新、打造硬核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三是更大力度举办“十链百场万企”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活动。下一步,将更好发挥浙江的产业集群和贸易枢纽两大优势,明年全省将举办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200场以上。

四是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2025年,计划安排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3亿元,重点支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被列为浙江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浙江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在省商务厅介绍的2025年跨境电商重点工作中,“培育”是重要的关键词。其中,涉及园区的培育,也有自主品牌的培育。

比如,充分发挥浙江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的先发优势,持续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上探路先行,在已有的首批20家全省跨境电商直播园区(基地)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培育工作。

再如,鼓励跨境电商品牌出口。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直接触达消费终端的优势特点,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此外,浙江还将以更大力度开展主体培育,推动更多传统工贸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以“浙跨全球 品牌出海”跨境电商服务季为载体,明年,浙江将邀请更多服务商与跨境电商主体进行现场对接,全年开展系列活动500场以上,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共促跨境电商的发展氛围。(来源:浙江在线)